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储能系统、与储能系统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逆变器,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上设置有并机模块,所述并机模块包括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的接头以及与锂电池的负极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头与接口插接配合。相邻两个锂电池的接头与接口插接配合,便于相邻锂电池之间的串联,使得多个储能系统串联使用,从而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时间以及交流输出功率。
公开号:CN214337831U
申请号:CN202120611202.5U
申请日:2021-03-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建军;范习浩;王文杰;王飞飞
申请人:Jiangsu Ruihongzho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2S10-20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
[n0002] 光伏储能设备主要是一款集光伏光电系统、蓄电储能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电源装备,常用于边防哨所、海军基地、海岛渔船、游轮舰艇、牧场、偏远地区等用电难的地方。
[n0003] 目前光伏储能设备包括箱体、集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以及电气功能构件。由于集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固定设置在箱体外表面上,一旦设置后无法与箱体分离,使得集太阳能光伏板的采光面积也无法改变;而光伏储能设备的输出功率与集太阳能光伏板的采光面积直接相关,集太阳能光伏板的采光面积又受箱体尺寸的约束,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为了便于光伏储能设备的携带与收纳,致使光伏储能设备的输出功率较小,可使用时间较短。
[n0004] 为了便于提高储能设备的输出功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
[n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储能系统、与储能系统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逆变器,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锂电池;
[n0007] 所述锂电池上设置有并机模块,所述并机模块包括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的接头以及与锂电池的负极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头与接口插接配合。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锂电池的接头与接口插接配合,便于相邻锂电池之间的串联,使得多个储能系统串联使用,从而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时间以及交流输出功率。
[n0009]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用于采集锂电池信息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模块便于实时采集单个锂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总电压等信息,有助于控制模块获取锂电池的电压、温度等信息,对锂电池进行有效的监控、保护、电量均衡和故障警报,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n0011] 可选的,所述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接头、接口穿出的定位孔;
[n0012] 所述机箱上且位于定位孔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机箱上且位于容纳槽处设置有盖板。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锂电池在不工作的状态,可将接头与接口收纳在容纳槽内,有效减少接口与接头被损坏的可能。
[n0014] 可选的,所述盖板与机箱之间设置有连接片。
[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便于固定盖板的同时,便于盖板的翻转,有效减少锂电池工作时盖板丢失的可能。
[n0016] 可选的,所述盖板上延伸形成有外沿。
[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盖板的启闭。
[n0018] 可选的,所述盖板设置为橡胶板,所述盖板与容纳槽过盈配合。
[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盖板的固定,从而便于对接头以及接口起到防护作用。
[n0020] 可选的,所述机箱侧壁上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控制模块连接。
[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在锂电池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散热风扇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启动,便于给锂电池进行冷却降温,有效减少锂电池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的可能。
[n0022] 可选的,所述机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机箱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便于进一步对锂电池进行冷却降温,有助于保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n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5] 1.通过多个储能系统串联,且锂电池上设置有接头与接口,从而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时间以及交流输出功率;
[n0026] 2.通过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单个锂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总电压等信息,有助于控制模块获取锂电池的电压、温度等信息,对锂电池进行有效的监控、保护、电量均衡和故障警报,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n0027] 3.通过容纳槽、盖板、连接片的设置,便于将接头与接口放置在对应的容纳槽内,有效对接头与接口起到防护的作用,有效减少接口与接头被损坏的可能。
[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储能装置的流程框图。
[n0029]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n0030]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n0032]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储能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n0033] 附图标记说明:1、储能系统;11、机箱;111、机壳;112、连接板;113、散热托板;114、第一滑槽;115、第二滑槽;116、定位孔;117、容纳槽;118、盖板;119、连接片;120、外沿;12、锂电池;13、并机模块;131、接头;132、接口;2、电池管理系统;21、控制模块;22、显示模块;23、无线通信模块;24、采集模块;3、逆变器;4、散热风扇;41、散热孔。
[n0034]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参照图1和图2,储能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储能系统1、与储能系统1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2以及逆变器3,便于组成一台可独立工作的可并机的储能装置,既可以单个储能系统1独立运行使用,也可以多个储能系统1串联使用。
[n0036] 参照图1和图3,储能系统1包括机箱11以及设置在机箱11内的锂电池12,锂电池12上设置有并机模块13,并机模块13包括与锂电池12的正极连接的接头131以及与锂电池12的负极连接的接口132,相邻两个锂电池12的接头131与接口132插接配合,便于相邻锂电池12之间的串联。另外,锂电池12与逆变器3连接,在逆变器3的作用下,将锂电池12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便于提高交流输出功率。
[n0037] 参照图3和图4,机箱11包括机壳111、连接板112以及散热托板113,机壳111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板112滑移的第一滑槽114以及用于供散热托板113滑移的第二滑槽115。当需要安装锂电池12时,首先将锂电池12放置在机壳111内,然后通过第一滑槽114将连接板112初步固定在机壳111上,并通过第二滑槽115对散热托板113进行定位,且散热托板113与连接板112相抵,有效减少连接板112脱离机壳111,最后通过定位螺栓将散热托板113与机壳111固定牢牢住,从而完成锂电池12的安装。
[n0038] 另外,散热托板113的设置,便于对锂电池12进行散热,有效减少锂电池12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的可能,从而便于提高锂电池12的使用寿命。
[n0039] 参照图3,散热托板113以及与散热托板113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贯穿设置有定位孔116,接头131以及接口132均从对应的定位孔116穿出,便于锂电池12的串联。机箱11上且位于定位孔116处设置有容纳槽117,机箱11上且位于容纳槽117处设置有盖板118,具体的,盖板118设置为橡胶板,且盖板118与容纳槽117过盈配合。当锂电池12在不工作的状态,可将接头131与接口132收纳在容纳槽117内,有效减少接口132与接头131被损坏的可能。
[n0040] 参照图5,另外,盖板118与机箱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19,且连接片119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便于固定盖板118的同时,便于盖板118的翻转,有效减少锂电池12工作时盖板118丢失的可能。且盖板118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外沿120,便于盖板118的启闭。
[n0041] 参照图2和图3,电池管理系统2包括控制模块21、显示模块22、无线通信模块23以及用于采集多个锂电池12信息的采集模块24,采集模块24与多个锂电池12连接,且采集模块2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与控制模块21连接,控制模块21与显示模块22连接。采集模块24便于实时采集单个锂电池12的电压、电流、温度、总电压等信息,有助于控制模块21获取锂电池1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对锂电池12进行有效的监控、保护、电量均衡和故障警报,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n0042] 参照图5,机箱1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4,多个散热风扇4均匀分布,且散热风扇4与控制模块21连接,并用于在锂电池12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散热风扇4在控制模块21的控制作用下启动,便于给锂电池12进行冷却降温。
[n0043] 参照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箱11的散热效果,在机箱1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散热孔41,便于提高机箱11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便于进一步对锂电池12进行冷却降温,有助于保证锂电池12的正常工作,提高锂电池12的使用寿命。
[n0044] 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n0045] 通过多个锂电池12的串联,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时间以及交流输出功率,并在电池管理系统2的作用下,有助于控制模块21获取锂电池12的电压、温度等信息,对锂电池12进行有效的监控、保护、电量均衡和故障警报,进而便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n004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的多个储能系统(1)、与储能系统(1)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2)以及逆变器(3),所述储能系统(1)包括机箱(11)以及设置在机箱(11)内的锂电池(12);
所述锂电池(12)上设置有并机模块(13),所述并机模块(13)包括与锂电池(12)的正极连接的接头(131)以及与锂电池(12)的负极连接的接口(132),所述接头(131)与接口(132)插接配合。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包括控制模块(21)、显示模块(22)、无线通信模块(23)以及用于采集锂电池(12)信息的采集模块(24),所述采集模块(2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与控制模块(21)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1)与显示模块(22)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接头(131)、接口(132)穿出的定位孔(116);
所述机箱(11)上且位于定位孔(116)处设置有容纳槽(117),所述机箱(11)上且位于容纳槽(117)处设置有盖板(118)。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8)与机箱(11)之间设置有连接片(119)。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8)上延伸形成有外沿(120)。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8)设置为橡胶板,所述盖板(118)与容纳槽(117)过盈配合。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侧壁上的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与控制模块(21)连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1)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41)。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2685520B1|2017-05-31|Rack system for battery module for energy storage
CN107154772A|2017-09-12|一种风光互补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CN214337831U|2021-10-01|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
CN204793107U|2015-11-18|自动调温电池箱
CN204966564U|2016-01-13|一种动力总成
CN203563002U|2014-04-23|一种储能型光伏组件
CN206908546U|2018-01-19|一种柔性便携式太阳能电源包
CN206097643U|2017-04-12|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CN205545139U|2016-08-3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
CN212062621U|2020-12-01|一种光能充电式碱性电池
JPH11206037A|1999-07-30|太陽電池ユニット及び太陽電池ユニットを用いた構築物
CN214852096U|2021-11-23|一种隔离式机柜及光伏装置
CN210379267U|2020-04-21|一种植物电池组自然冷却散热装置
CN211377686U|2020-08-28|户外自动化直流电源光伏一体式外壳
CN209822823U|2019-12-20|一种bms电路板
CN211858771U|2020-11-03|一种筋膜枪用循环充电电池
CN212277981U|2021-01-01|一种固定式不间断电源
CN214799408U|2021-11-19|一种太阳能传输用接线盒
CN203085610U|2013-07-24|一种带通风装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09016143U|2019-06-21|一种万能电池工具包
CN212676345U|2021-03-09|一种低温应用太阳能路灯锂电池
CN209766957U|2019-12-10|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气工程配电箱
CN113258185A|2021-08-13|一种新型农用便携式锂电池装置
CN212085098U|2020-12-04|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电源
CN213846265U|2021-07-30|电力控制智能充电柜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11202.5U|CN214337831U|2021-03-25|2021-03-25|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CN202120611202.5U| CN214337831U|2021-03-25|2021-03-25|一种可并机储能装置|
[返回顶部]